0%

资治通鉴第一册摘录

  • P.27 孔颖达曰:诸侯未及期而相见曰遇。会者,谓及期之礼,既及期,又至所期之地。

  • P.42 皆以夷翟遇秦,擯斥之,不得與中國之會盟。於是孝公發憤,布德修政,欲以強秦。

  • P.44 (公元前359年),衛鞅欲變法,秦人不悅。衛鞅言於秦孝公曰:“夫民不可與慮始,而可與樂成。論至德者不合於俗,成大功者不謀於眾。是以聖人苟可以強國,不法其故。”甘龍曰:“不然,緣法而治者,吏習而民安之。”衛鞅曰:“常人安於故俗,學者溺於所聞,以此兩者,居官守法可也,非所與論於法之外也。智者作法,愚者制焉;賢者更禮,不孝者拘焉。”

  • P.47 臣光曰:夫信者,人君之大寶也。國保於民,民保於信;非信無以使民,非民無以守國。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,霸者不欺四鄰,善為國者不欺其民,善為家者不欺其親。不善者反之,欺其鄰國,欺其百姓,甚者欺其兄弟,欺其父子。上不信下,下不信上,上下離心,以至於敗。所利不能藥其所傷,所獲不能補其所亡,豈不哀哉!昔齊桓公不背曹沫之盟,晉文公不貪伐原之利,魏文侯不棄虞人之期,秦孝公不廢徙木之賞。此四君者道非粹白,而商君尤稱刻薄,又處戰攻之世,天下趨於詐力,猶不敢忘信以畜其民,況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!

  • P.49 (公元前355年)齊威王、魏惠王會田于郊。惠王曰:“齊亦有寶乎?”威王曰:“無有。”惠王曰:“寡人國雖小,尚有徑寸之珠,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十枚。豈以齊大國而無寶乎?”威王曰:“寡人之所以為寶者與王異。吾臣有檀子者,使守南城,則楚人不敢為寇,泗上十二諸候皆來朝。吾臣有盼子者,使守高唐,則趙人不敢東漁于河。吾吏有黔夫者,使守徐州,則燕人祭北門,趙人祭西門,徙而從者七千餘家。吾臣有種首者,使備盜賊,則道不拾遺。此四人者,將照千里,豈特十二乘哉!”惠王有慚色。

何为真宝?人宝,物宝?

  • p55. 史記正義曰:南北曰阡,東西曰陌。

  • p.58 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。

  • p.59 軍既相距,衛鞅遺公子卬書曰:“吾始與公子驩;今俱為兩國將,不忍相攻,可與公子面相見盟,樂飲而罷兵,以安秦、魏之民。”公子卬以為然,乃相與會;盟已,飲,而衛鞅伏甲士,襲虜公子卬,因攻魏師,大破之。

無恥之尤。

  • p.60 秦孝公薨,子惠文王立。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,發吏捕之。商君亡之魏;魏人不受,復內之秦。商君乃與其徒之商於,發兵北撃鄭。秦人攻商君,殺之,車裂以徇,盡滅其家。

    反覆無常之小人,無智,濫得虛名,死有餘辜。

  • p.60 (趙良見商君,曰:)千人之諾諾,不如一士之諤諤。

  • p.63 故易曰:“利者,義之和也。”又曰:“利用安身,以崇德也。”

  • p.88 古之君子,過則改之。

  • p.98 孟子曰:“是惡足為大丈夫哉!君子立天下之正位,行天下之正道,得志則與民由之,不得志則獨行其道,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是之謂大丈夫。”

  • p.102 (趙武靈王)胡服騎射…“愚者所笑,賢者察焉。”治國有常,利民為本;從政有經,令行為上。明德先論於賤,而從政先信於貴。

  • p.188 進退語曰:“日中則移,月滿則虧”進退嬴縮,與時變化,聖人之道也。

  • p.193 慎終如始,始終如一。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,其敗也必在慢之。

  • p.198 魏安釐王問天下之高士於子順,子順曰:“世無其人也;抑可以為次,其魯仲連乎!”王曰:“魯仲連強作之者,非體自然也。”子順曰:“人皆作之。作之不止,乃成君子;作之不變,習與體成,則自然也。”

  • p.253 夏,四月,二世至咸陽,謂趙高曰:“夫人生居世間也,譬猶騁六驥過決隙也。”

  • p.255 且壯士不死則已,死則舉大名耳!王、侯、將、相寧有種乎!

-p.419 臣光曰:過者,人之所必不免也;惟聖賢為能知而改之。古之聖王,患其有過而不自知也,故設誹謗之木,置敢諫之鼓;豈畏百姓之聞其過哉!

钢筋森林

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